旅人們總是在大地未甦醒時,在繁星點點的靛藍星空下,等待蒲甘千塔萬佛中的日出。
冷冽的薄霧裡,瑞山多佛塔上。
扶曉,眾多熱氣球騰空升起,追逐著太陽。此起彼落的快門聲中,大家都想緊緊的抓住日昇的那一刻。
伊洛瓦底江上的落日餘暉,讓水染上一片橙紅 ,不時經過的船隻濺起陣陣的水花。
點杯飲料,望著小船與水面漣漪。
是的!!
蒲甘的江邊日落也美的令人醉。
噗家的孩子們體驗了馬車訪廟一日之旅。
駛在顛簸的泥土路上,看似有趣,坐在後座的爸爸媽媽老是覺得快要被震下馬車。
一點也不羅曼蒂克。
噗哥哥問:"這裡只能看廟嗎?"
坐馬車的新鮮感,在滾滾黃沙中,彷彿一點一滴地被蒸發殆盡。
"是的,也不是。那就要看怎麼安排了!!"
熱氣球日出之旅太貴了,可能無法排入行程。
但也可以安排個乘船落日之旅,或者新蒲甘城的"Cooking Course"。
因為現在是旺季,因為機票的因素,在緬甸,我們哪兒也去不了,就只能待在蒲甘六天!!
連在仰光,也是選擇住在機場旁的民宿。
孩子們在佛塔一日遊後,覺得有些枯燥。
我也想到蒲甘之外探險。
有座從十二世紀就存在的沙梨(Salay)小鎮,是我感興趣的目標。
旅遊書上說這裡離蒲甘只有35.4公里,不到一萬人的人共享著50座僧院。
波巴山是Nat神靈的故鄉,景色優美,神殿旁聚集了一群群的猴子。孩子們一定會覺得有趣。
一日遊的雛形就這樣出來了。
飯店幫我們找了合作的司機"Lu Min Htet" 。包車開價合理。
跟了一天的包車旅遊後,發現他話不多但很誠懇。後幾天在飯店遇到也會主動幫我們跟櫃台小姐提醒~我們帶小孩,電動腳踏車租金要比較便宜。
蒲甘的最後一天,有些延遲才回到飯店,他看時間快來不及了,義不容遲的載我們去娘烏機場,也不計較車費。
朋友看到了照片,驚奇的說"緬甸怎麼可能有這麼新的車!!在2011年時都是進口的二手車,有左駕的,也有右駕的"
緬甸近幾年經濟起飛。
即使基礎建設尚未完善,泥土路上,柏油路上行駛全的是新車。
據說以前汽車產業也是施行保護政策,利潤高,獲利很好。
但是開放後反而不敵競爭。緬甸汽車業倒閉了許多。
中部的道路狀況不是很好,離開蒲甘,接近Chauk那一段,是不好走的泥土路。
看起來荒涼沒有村莊聚落的道路旁,居然站著許多人,伸手向路過的車子乞討。
也遇到幾座放下柵欄的檢查站,收過路費。
Lu Min Htet說:"We all like 翁山蘇姬",即使緬甸開放了。對政治,他們還是點到為止。
緬甸雖然對世界開放了,但是經濟起飛所帶來的通貨膨脹,土地飆漲,貧富懸殊擴大,也是很大的隱憂。
沿途所見的,是一片荒漠,偶爾點綴著零星綠色矮樹叢。
小噗甚至在路旁發現了仙人掌樹。
我和噗爸討論著緬甸人在如此貧瘠的土地上要如何能生存呢?
難怪以前要入侵隔壁的泰國。應該是為了更豐富的資源。
這種閒聊得到的結論,顯然輕率。
蒲甘是緬甸的第一帝國的首都,以前灌溉系統還算完善,曾經是遍布壯麗寺廟的城市。
伊洛瓦底江孕育的三角洲,土壤肥沃,曾經讓緬甸成為稻米主要出口國之一,直到軍政府掌政之前。
緬甸其實是富含的寶石礦產資源的,也有石油。
如果不是人謀不臧,東南亞現在最閃亮耀眼的也許就是緬甸。
走了很久,終於經過一個有熱鬧市集的城鎮,我猜想應該是"Chauk"。書上說那裏以出產"羅望子薄片"聞名,要吃午餐就應該在這裡停留。
又過了約二三十分,Lu Min Htet將車子停在路旁。轉頭跟我們說:"這裡就是Salay"。
要去哪裡呢?
我想了想,先去"尤松僧院"(Youqson Kyaung)好了。
Lu Min Htet往左後一指,就在那。
倒車,剛好停在好幾座佛塔的廣場前。
小徑的入口有許多棟英國殖民時期建築。
盡頭處就是僧院。
在管理處的小房子繳了門票錢,抬頭一看。
牆上掛有這地區的古蹟分布圖。(Salay的古蹟,大部分用號碼編號,圖片已加上緬甸數字對照)
A就是此次參觀的尤松寺院(Youqson Kyaung)。
B區是我們停車的地方。地球步方提到13世紀建造的 Shin Bin Maha Laba Mann Temple就在此區。這區古蹟群,孤獨星球也推薦
Paya Thonzu(18,19,20號寺廟)
C區有88號以及99號值得一看。詳細地圖如下。
88號寺廟(Shinpinsarkyo Paya)是有現代外表的蒲甘時期的寺廟。 有13世紀的守護神,卻擁有19世紀的3D壁畫。
99號寺廟的578幅彩色的佛說本經壁畫相當有特色。
(不管是google map 或Lonely Planet都未有Salay地區的古蹟詳細標示地圖,以上這兩張圖片應該有參考價值)
尤松寺院(Youqson Kyaung)據說是仿造曼德勒的Crown Prince House(皇太子宮)建造的。
西元1882年建造的。
目前由政府部門的人員管理。
整個寺院外牆的雕刻,呈現了十九世紀的宮中生活。
建築主體為木造結構。外牆有細膩雕刻。
寺內部保存著許多收藏品。
所保存的收藏有十七十九世紀的作品。也有蒲甘時期的文物。
建築主體的天花板,運用了各式圖騰與顏色,非常細緻。
館內收藏的守護神雕像
佛像收藏品
尤松寺院後側。
緊鄰著尤松寺院是殖民時期的建築。仍居住著僧人。
參觀完尤松僧院後,Lu Min Htet問我們要回Chauk吃飯嗎?那邊比較熱鬧。
我覺得到Salay看一個景點,就要離開,很可惜。
於是就跟他說在市場附近吃也OK的。
Lu Min Htet彷彿是怕我們吃不慣,在市場附近繞了幾圈,仍不停下。
最後問了個緬甸大叔,才停在這間小店前。
還不放心地問我們:"這家店可以嗎?"
當然可以啊!!
我們就是來嘗試local food!!
下車時剛好看到很酷的雙牛拉車。
緬甸小哥的英文很棒,溝通零障礙。
我很訝異,這跟我過去在東南亞鄉下的旅行經驗很不同。
可能是緬甸過去是英國殖民的原因,英文是官方語言的原因。
點了三份主菜(咖哩豬,咖哩魚,咖哩雞),還附有各式各樣的配菜。
小哥很仔細的幫我們介紹每一道緬甸菜餚。
還贈送了一盤生菜。
用完餐後,已經接近下午兩點了。
我們往波巴山前進。
這裡是緬甸神靈的居所。還有一群群的猴子聚集。
經過了有老虎鎮守的波巴山神母神社。
來到了波巴山伽拉寺的入口。
天哪!!聽說要爬777個階梯。
而且阿,來這裡不能穿紅色或黑色的衣服。不可在山上說別人的壞話。不可帶肉類上山。
(咦!!我們的司機大哥怎麼穿紅色上衣?)
書上說這裡的神靈可不像佛陀那麼慈悲的。
還是乖乖遵守神靈的規定好了。
前半段的階梯兩旁有許多賣衣服和紀念品的小商家。還有一隻隻不時出沒的猴子。
像俄羅斯娃娃的納特神門神。
像巫醫巫師的神像。
納特神神像。
據說緬甸的神靈崇拜要早於佛教。
十一世紀蒲甘王朝的阿奴律陀王摧毀神廟,要推行小乘佛教時,遇到很大的阻力。
因此阿奴律陀王在36個納特神之上,再加上第37個帝釋天的印度教神明。
因為帝釋天效忠佛陀,所以所有的神靈也服從了佛教。
七百七十七個階梯,因為有猴子們的相伴,孩子們走起來特別輕鬆愉快。
小孩們看猴子,餵猴子。
就像小猴子一樣,一溜煙就爬了許多層階梯,絲毫不用催促。
還大聲的喊:"爸爸媽媽,你們好慢喔。"
階梯外的景色,優美如畫。
我們的目的地,是建造在山頂岩石上的寺院與金塔。
小歇一會兒。
牆壁上的緬甸文字。
據說這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之一。
噗噗兩兄弟努力地想推動大金石。
金塔與寺院再爬一小段就到了。
望著無邊際的Mingyan平原,微風輕輕拂過臉頰。
伊洛瓦底江在遠方緩緩地流動。
我們走上了另一條小徑。金塔就在前方。
陽光下閃閃發亮的金色佛塔。
穿了紅色迦衣的僧人正在靜坐冥想。
不遠處的山頂上還有著另一座僧院。
孩子們還蠻喜歡這趟波巴山之旅的呢!!
蒲甘位於緬甸中部,是緬甸第一個王朝,蒲甘王朝(7-13世紀)的首都。有數千座佛塔。
如果在蒲甘待超過三天,建議也可來一趟Salay加波巴山的一日之旅。
因為不管怎麼努力,蒲甘的佛塔怎麼也看不完的。
波巴山全景影片請點選連結。(Amazing Places on Our Planet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