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妳看過了泰國電影"Yes or No 2"
一定對Kim和 Jai 站在廟宇裡欣賞著"Whisper"的畫面不陌生。
是的!這個片段是在"Nan"的Wat Phumin取景。
而普明寺(Wat Phimin)的"Whisper"的壁畫,幾乎已經變成了"Nan"(楠府)的象徵。
我們並不是追隨的電影的腳步去的。
但是電影幕後花絮中,導演對"Nan"美景的處處讚嘆,卻是促成噗噗家計畫前往的動力之一。
Wat Phumin西元1596年建立的。見證了緬甸的占領,Nan府的半自治狀態,然後九十多年前回歸泰國的歷史。
好像在200年前重新整修過。(詳細的年份我忘了)
這是一座很漂亮的廟,跟以往我們見過的泰北蘭納式的建築很不同。
Lonely Planet書上說這是"厚牆,小窗,屋簷二至三層的"西雙版納式風格。
地球步方形容:"優美的十字正殿,有四個入口,南北入口有Naga"
再怎麼樣多的形容詞,也不如我們親身親眼的體驗。
沿著廟的四周走一圈,我們討論著~
到底要先去看看Tony Place Tony伯伯推薦"小孩一定很喜歡"的半圓形的建築物呢?
還是先進廟裡瞧瞧?
走到Naga尾巴,大夥兒忍不住好奇心,脫下了鞋子,走進去參觀廟裡的世界。
廟裡的世界,如同電影展現的一樣
很美。
大殿裡恭奉的大佛,關照四方。
我家的小噗哥哥,拿起了相機,記錄下所見到的世界。
大佛的旁邊,也恭奉原始七佛
一個個的銅板,載負著人們的祈求與願望。
普明寺阿,是泰國的名廟喔~
西雙版納式的小窗建築與昂首的Naga神,曾經是泰國鈔票上的圖騰
(我的泰國好朋友阿朋告訴我,這是五十多年以前,泰國流通的一元紙鈔~)
從Naga身後往前望,是寬闊的廣場,無際的藍天,與蒼綠的樹。
生活在Nan的人真好,沒有灰色大樓來阻礙視野。
從側邊的大門看出去,剛好看見楠府觀光車載著滿滿的遊客要出發了!
普明寺的壁畫是非常著名的。
除了描繪佛說本生經(佛陀的一生)外,還描述了Nan地方文化,世俗凡人的生活百態,地獄煎熬景象。
即使經過了數百年歲月,圖畫色彩依舊鮮明亮眼。
我望著牆上梳著頭的古時婦女。
電影裡Jam指著"Whisper"的壁圖對著Kim說
"若我將我的愛意置於水中,妳或許會感覺寒冷"
"若將其置於浩瀚天際,又恐烏雲密布遮蔽了它"
"若將其置於城堡,又擔心旁人竊取了它"
"因此,我將我的愛意藏存於心底"
望著牆上的低語,而妳又傾聽到了什麼?
廟宇是莊嚴的!!
然而,普明寺卻透過"孩子們"告訴我們:
"它其實是座很慈祥的廟,很可愛的廟"
星期天的假日裡,Nan的孩子們一起齊聚,坐在廟裡聽音樂,寫功課,聊聊天,發發呆。
噗噗家也感受的它的寬容,與孩子們一起坐下享受當下的幸福。
噗噗兄弟自在的將廟的地板當成了遊戲場
其實在哪都好,只要有爸爸媽媽的陪伴就好。
也許,有一天孩子會指著照片問你:"這是哪時候的事?在哪裡啊?"
但是卻是父母將來美妙的回憶啊!!
隔天的傍晚,麻糬弟在觀光導覽車上睡著了。
於是我們又來到了普明寺裡。
少了遊客與Nan的孩子,氣氛又大不相同。
麻糬弟弟沉沉的睡,噗噗家一起感受著普明寺的靜。
Tony伯伯說的半圓型建築物,就在普明寺的旁邊。
讓噗噗媽和麻糬弟帶大家進去看看裡面有什麼?
地獄的場景,做得很卡通。
小小孩進來也不會怕。
難怪來自英國的Tony伯伯會覺得這裡很適合小孩來~
在普明寺待著有些久了,我們決定買飲料在涼亭歇一下。
桌上的保特瓶飲料好好喝喔~
寺廟旁有素人畫家在作畫。
兩個孩子湊了上去,站在旁邊觀看。
旁邊的人問我們從哪裡來。
一聽到"台灣",每個人好像都知道"台灣"在哪裡的樣子。
這裡的人好像跟台灣還蠻熟的。
作畫的男子問噗噗兄弟"想試試嗎?"
噗哥哥搖搖頭,噗弟弟點點頭。
噗噗媽帶麻糬弟畫了幾筆,麻糬弟好開心!
"Nan"的人們很親切又不會過於熱心,是個很自在的地方呢~
Wat Phumin位置如下:
Yes or No 2的幕後花絮裡有Tina(劇中的Kim)對普明寺的介紹
(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6kSqYV-WV8#t=540)
有興趣的話也可來看看Yes or No 2的片段
(也可點連結https://youtu.be/dK1PUhZSPGA?t=22m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