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知道Wat Thon Kwain 是在"清邁沉醉"的"優美寺廟十選"裡。
看著書上的幾張照片,有些疑惑,
看起來如此平凡的廟宇竟會是優美寺廟?
四年後,決定去拜訪時,心裡也認定可能是作者的主觀情感所致,
我其實不會對Wat Thon Kwain有過高的期望~
然而,有些事沒有經歷過。你,不會知道。
有些意境,必須體會了才會懂~
據說在150年前,搬運佛舍利的大象經過這裡時,停住了,站了好一陣子。
(佛陀選擇了這個地方)
因此,窮困的村民發願要在這裡蓋寺廟。
一開始因經費不足,只能蓋左方的東屋和周圍的迴廊。後來才建造沙地中的正殿。
也因為村民實在窮到無法建造佛塔,所以最後在迴廊後方種了一顆菩提樹代替。
這裡是集合村民的全心全意所建造而成的~
(清邁沉醉一書的作者更稱他為蘭納之心)
我們抵達Wat Thon Kwain的時候,已經接近正中午了。
四月的陽光正肆無忌憚的發威當中~
說也奇怪,待在這裡卻一點也不覺得熱。
我們先讓麻糬弟待在東屋裡小睡。
拿起了書,跟小噗講起了這座廟的過去。
Wat Thon Kwain並不是豪華的大廟。
但是它的一磚一瓦一木都是村民集合了誠心所建造的。
沒有華麗的綴飾,有的只是村民樸實而誠懇的心。
我和小噗一起準備脫鞋進主殿參觀
走入了大殿
這裡沒有色彩繽紛的地毯,地上鋪的是簡陋的草蓆。
沒有金碧輝煌的裝飾,只有簡簡單單的木頭建築。
可是,我喜歡。
簡單的一張圖文陳述了過去建廟的歷史。
牆上斑駁的壁畫是如此的不顯眼
這裡也提供了籤詩供民眾求解疑惑
很意外的,居然有泰文,英文跟中文註釋。
走出主殿,我和小噗一起去逛逛週邊
主殿旁水缸裡的蓮花,在陽光的照射下,反而更生氣勃勃
盛開中的紫色透著鵝黃與粉紅
好美好美
我們沿著迴廊繞了主殿一圈
代替佛塔的菩提樹靜靜的座落在主殿後方
走回了東屋
麻糬弟還是沉沉的熟睡著
就坐在東屋裡吧!
Wat Thon Kwain的東屋是如此的不可思議。
在盛夏悶熱的清邁四月,居然能在這裡享受著涼透心坎的和風。
從東屋望出去的迴廊,也是不同的感覺。
供俸的佛像靜靜的守護著大家
時間與涼風在東屋的樑柱間不斷的流轉,
聽著鳥語,偶爾一兩聲的狗吠以及隨風作響的鈴鐺聲,
煩躁的心也逐漸沉澱下來。
我們和孩子一起享受著Wat Thon Kwain的平靜,
Wat Thon Kwain竟然這麼輕易的就撫慰了凡人的心。
更多美麗的照片請點選下方的照片集錦(背景音樂來自 TAM Music Factory)
也可以看看下方的錄影記錄(影片音樂來自 TAM Music Factory)
Wat Thon Kwain的地理位置請見下圖位置D
延伸閱讀:
2013泰國親子遊(清邁,南奔,曼谷)行前準備工具與遊記連結
[清邁杭東] 到叢林裡用餐吧~Khaomao-Khaofang Restaurant